欢迎来到团干部教育培训!

经典案例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区服务中心:传承地学文明 弘扬地学文化

2014-10-21 00:00:00.0 来源: 编辑:团中央组织部

中国地质博物馆青年参观永远的雷锋展览

中国地质博物馆青年参观永远的雷锋展览


中国地质博物馆青年参观永远的雷锋展览


关键词:事业单位 北京 教育 青年需求 国土资源 宣传

中国地质博物馆展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承担中国地质博物馆(隶属国土资源部) 接待观众、宣传普及国土资源文化、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树立国土资源公众形象等主要职能。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1人,其中35岁以下人员9人,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集体,年均接待观众量30万人。近年来,服务中心在馆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团委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通过制度建设强化中心内部管理,通过建设梯队人才队伍,开展多元化科普活动和志愿服务,承接科研项目和课题,不断创新展区建设成功完成接待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王岐山、贾庆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数百名省部级领导专场参观。这支年轻的队伍,在工作中求实奋进、勇于创新,不断在工作中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努力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国土资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展区服务中心成为中国地质博物馆展览展出、接待观众、宣传地博科普文化以及对外交流与形象展示的“大窗口”。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人才为本,不断加强综合素质,创“学习型”队伍。

一是增强政治素质。服务中心狠抓团员青年的政治学习,严格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将选编好的学习内容通过微信、QQ等现代化平台发送到每个青年职工手中,定期进行政治学习。通过工作日晨会、《走进地博》专栏等媒介积极沟通学习成果,积极参与时事政治知识竞赛、撰写读书心得、义务植树、参观雷锋事迹展、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等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加强专业知识。服务中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地学类知识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养计划,通过组织馆内外专家授课、野外实践、工作技能比拼、查询展品背景故事等多种方式,使得工作人员对地学知识全面深入的掌握,更主动优质地发挥科普职能。

三是提升业务水平。服务中心人员积极参加“北京地区博物馆科普(文博科技)培训、北京文物局讲解员培训班等各类业务培训;参与“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第六届博物馆教育?北京论坛”会议、第四届博物馆教育?北京论坛会等博物馆系统论坛研讨会;组织对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抗日战争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湖南博物馆、郑州博物院、12336土地法律热线,京内及京外十余家相关单位进行学习调研,开展馆际交流活动。工作人员对于学习成果及时总结交流,形成成果。部分工作人员为了加强专业技能还主动选修了播音、生物、外语等业务相关课程,加强服务水平。

过硬的综合素质培养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屡获佳绩,近两年有四名同志分别荣获“北京市十佳讲解员”、“北京市优秀讲解员”、“西城区首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佳讲解员”、“西城区首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秀讲解员”称号。

二、以奉献为先,打造国土资源窗口,创“服务型”队伍。

一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服务中心针对博物馆系统节假日人流多于工作日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工作安排及保障体系,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客服各种难题,甚至很多同志曾带病坚持工作,一年累积加班上千人次,维持了博物馆正常有序的开放。

二是提升水平,丰富形式。服务中心利用博物馆现有的资源优势,加强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讲解群体编写了多套讲解词;融入到地质科普广场的建设和维护;根据观众需求提供岩石、矿物的鉴定及科普咨询,为观众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是丰富载体,拓展功能。服务中心及时对馆内展览设备、导览设备进行更新维护,积极推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临时展,编写《藏品背后》《走进地博》等科普读物,通过各种载体进行科普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加入科普小组和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使服务和地学知识传播向其他领域纵深。

展区服务中心优质的服务吸引了慕名而来的众多同行业单位,天文馆、中国科技馆、首都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湖北荆州博物馆、河南王屋山地质公园博物馆、湖南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安徽黄山地质博物馆、安徽地质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来馆交流学习,并为中国地质博物馆九个分馆提供了丰富的服务经验与指导。

三、以开拓为魄,推进工作全面发展,创“创新型”队伍。

一是创新内部建设方式。服务中心组织工作人员着手起草集规章制度、人员管理、岗位要求等内容为一体的《地学类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指导手册》、《中国地质博物馆教育计划书》等读物,从简单的建立健全前台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岗位职责和工作细则,走向工作人员不断自我完善提高工作水平的同时给行业内提供参考借鉴。工作人员创作并参演的微电影《一个讲解员的告白》和自己作词、谱曲、演唱的歌曲《地博之歌》在国土资源部举办的五四青年节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增强了凝聚力。

二是创新馆校合作模式。服务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建立了长期合作方式,服务中心为在校生提供定期来博物馆志愿讲解服务岗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业内容,增强社会奉献精神。同时与皇城根小学、北京四中等多所学校探索出多种馆校合作模式,延伸博物馆在教育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三是创新科普教育形式。服务中心主动性开展“天使的翅膀——自闭症儿童绘画作品展览”的公益活动、“老北京的玩意儿”展示、“石头作画,发现美丽”DIY手工绘画活动、《来自大地的瑰宝——见证生命与自然》《认知化石做模型》为主题的流动博物馆、“蝌蚪之夜—疯狂的石头”专题沙龙等活动。

通过不断创新,打响了博物馆多个品牌性。在特定节日、纪念日,如“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科普日”和“全国科技周”等,举办专题展览与科普讲座,承担了 “北京市中小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社会大课堂”、“博物馆之春”、“志愿北京之博物馆行动”等活动部分职责。同时,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参与了国土资源部“博物馆公众服务研究与建设”项目,把进一步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提升博物馆综合公共服务水平,构建与青少年科普教育相结合的立体化公众服务体系与科研立项相结合。

服务中心是一支青春的队伍,他们奋斗在博物馆和国土资源文化传播的最前线,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创先争优,成为开创传承地学文明,弘扬国土文化的先锋!

开展“认知化石做模型”科普活动

开展“认知化石做模型”科普活动

地球日 保护标本活动

地球日 保护标本活动

为同行业地学博物馆开展讲解员培训

为同行业地学博物馆开展讲解员培训